幾個月前,當我回台探親,夜晚在網路上找尋要幫孩子們買什麼故事回澳時,一本封面不起眼的繪本《媽媽,買綠豆》跳進了我的跟前;看了幾張內頁插圖,我馬上被這繪本中樸實卻細膩的筆觸給吸引: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常,阿寶及媽媽在市場攤位買了綠豆、到回家迫不及待烹煮、等待、放涼、暢快品嘗後再自製冰棒……隨著書中輕快的步調,我腦中的童年生活場景也悄悄循在眼前鋪張開來──和阿嬤一起逛市場的氣味;攤位食材的繽紛色彩;老闆的熱情吆喝;客人間的談天殺價……都揉成了我在異地最溫暖的家鄉味。

物換星移,近三十年後,我們趁著過年,全家大小去了一趟三鳳中街逛年貨,我童年裡對各式年貨、乾物的色、香、味驚嘆之情,如今透過實地探訪,讓孩子對台灣有了個美好體驗。


為了繼續延續孩子們對媽媽家鄉的美好記憶,我二話不說買了《媽媽,買綠豆》,(一併和鳳梨酥和珍奶巧克力)回澳洲唸給姊弟們聽。
沒想到一本繪本,卻帶給了我家姊弟們三大收穫:
1)體驗台灣文化、重溫父母童年
《媽媽,買綠豆》文字不多,但圖片真實呈現了煮綠豆湯的期待與美味,唸完後蓋上繪本,孩子們居然頻頻追問:「綠豆呢?我們家有綠豆嗎?我也想煮綠豆!」
哈!沒想到一本書帶給我一個最佳時機,將清涼退火又健康的綠豆湯介紹給我家兩個小老外。以前姊姊一歲多時吃過紅豆湯,所以對它比較不排斥。但弟弟至今滿三歲了還沒嚐過呢!
再不找機會介紹這道湯品/點心,很快他就像老丹對於某些亞洲傳統點心退避三舍了,多可惜啊!
2)自主學習、幫忙家務
當我拿出湯鍋,小丹立刻踏上小凳子,架式十足地在洗碗槽等我幫忙放水,好讓他清洗豆子們。當然弟弟愛玩,一旁姊姊則不斷幫忙撿拾弟弟清洗中「跳槽」的豆子們。


唯一我沒照做的步驟是我用了電子鍋而非瓦斯爐煮湯(因為孩子不斷詢問何時才能吃,只好省時丟入電子鍋),後續做綠豆冰,吉爾家姊弟可是全程親力親為,興奮不已,放入冰庫後更每半小時到去「探望」一番,看冰棒到底完成了沒。





自己努力而來的收穫總是特別香甜。隔天冰棒完成,姊弟倆在悶熱的夏天裡大啖冰冰涼涼的紅豆綠豆薏仁冰,邊吃邊讚不絕口!1
3)照顧豆苗也學習照顧自己
繪本中的最後,阿寶發現了一顆掉在桌上的綠豆,便問媽媽怎麼處理?媽媽拿來了一個玻璃罐,裝了泥土讓阿寶種綠豆。我家只剩紅豆,我便從家裡拿了個小盒,吸滿自來水後放入紅豆,放在窗檯上。

接下來的幾天,孩子們都搶著要幫忙澆水,後來紅豆發芽了,孩子們興奮不已,我則藉機告訴孩子們喝水的重要性,小丹跟著說:「所以我也喝很多水,才會長高!」;後來,紅豆愈長越高,整株植物彎向了窗戶玻璃,我調皮地把它轉向室內,並要孩子們猜猜看半小時後會發生什麼事(不到半小時,整株紅豆苗又從面向室內回到了面向玻璃窗外)。最後讓孩子大概理解植物的向光性,並再次補充:「植物喜歡太陽,因為太陽會讓它強壯,你們也要曬曬太陽才會長壯喔!」

之後的幾週,孩子們似乎更能明白媽媽平時為什麼要拿著水追著他們跑。小丹更時常在自己喝了水後告訴我:「媽媽,我又長高了耶!我就要和妳一樣高了(這時我趕緊蹲下來配合)!」

如果你想要讓孩子體驗爸媽的童年、學習幫忙家務、關心植物也關心自己,又或像我一樣想藉一本繪本重新溫童年(以及冰涼的綠豆湯!),那麼《媽媽,買綠豆》真的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!對了,它也是信誼兒童文學獎第一屆的佳作繪本,至今已經二十歲了,卻依然深受許多人的青睞,可見此書的魅力多麼無法擋!
此外,它更是一本值得讓父母在家自主防疫的同時和孩子邊讀、邊煮、邊吃、邊種的多功能好書:)
你可以在此買到《媽媽,買綠豆》:請點我
※如果你喜歡我的書籍分享,透過上述的連結到博客來書局購買,我就能獲得台幣約6-8元的小小回饋金喔!
(博客來為台灣最大的書籍網路販售通路,價格往往也最優惠,我自己有九成以上書籍都是從這裡訂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