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孩子前,我大抵曉得生產會很痛,肚皮會鬆弛,睡眠會不足……總之,生孩子不是件輕鬆的事。
但萬萬沒想到,生孩子後生理與心理上的重大改變,卻遠遠超乎我的想像與負荷。
從女人變媽媽
猶記生大女兒Lara的時候,因為陣痛來得又快又急,當先生帶我到醫院的路上,我不住哀鳴;好不容易進到醫院,由於前面有幾位媽媽也即將臨盆,所以我必須在候診室等待助產師先為前幾個媽媽做評估。
但下一秒,我的身體幾乎是瞬間僵直,腹部令人戰慄的陣痛讓我放聲尖叫,下一秒血已順著大腿不斷滴落在醫院潔白的地板。隔壁的助產師趕緊放下手邊工作來查看,才發現我的產道已經五指全開。
因為一切來得突然,我什麼止痛藥都來不及使用,就在劇痛與哀號「妳快點出來」下完成了自然生產。
生產完我因為失血,感覺全身癱軟暈眩,意識欲飄離。
助產師將Lara放進我的懷中做肌膚接觸的那一剎那,原本精疲力盡的我卻突然強烈感受懷中這一團熱呼呼的新生命,似乎曉得我剛度過可怕的產程,只是睜著晶透的雙眼靜靜看著我,並以柔嫩溫暖的皺巴巴手指頭輕拂過我的肌膚,「媽媽,別怕,我在這裡了。」她彷彿這麼安慰。
我明白,我不再是從前的我了。
產後的身心考驗
孰料生產的打擊之後,更是考驗心理強度的開始。
Lara三個月大前,天生高敏感的我本來睡眠就淺,而她無時無刻的啼哭更讓我飽受睡眠剝奪、精神耗弱之苦。
因為親餵不順,內心疲憊,某次健康檢查時卻遇上一位嚴格的家庭醫師。當我詢問能不能改給Lara配方奶,醫生卻當場訓斥「母奶最好」,並要我繼續堅持。回家後沒多久塞奶,併發乳腺炎,但為了能讓孩子多喝母乳而不願退奶的我,只能發著燒在淋浴間邊哭邊幫脹痛的乳房按摩。
家人不在身邊,我又不願多麻煩年邁的婆婆,育兒只能親力親為。無法好好歇息的情況下,導致我情緒緊繃,時常對下了班的先生苛刻不已,兩人爭吵不斷。
種種育兒帶來的改變與壓力,我患上了產後憂鬱症。
接著一年後,兒子小丹來報到。
面對兩個幼齡孩子的生活,我內心喜憂參半。
我歡喜老天給了我兩個健康的孩子,卻憂懼自己是個心靈上不夠健康與堅強的母親。
回首過去那段育嬰旅程,我時常一邊餵奶,一邊看著逐漸轉白的天際,鳥兒在樹上歡唱白晝的來到,我內心卻憂鬱又過了一個無眠的夜晚──那是一段無能言說,只能踽踽而行的孤單旅程。
一直到兩個孩子都漸漸脫離了幼兒時期,透過大量靜心與運動,我才總算從育兒陰影中走了出來。
生活的挑戰猶在,但孩子常給我力量
時光快轉,女兒上了小學,正放著暑假。
某日先生心血來潮,邀請女兒周末來趟睽違已久的父女約會,Lara聽後雀躍不已。
當日清晨,想到父女倆要搭船進市區看電影,但時間已過七點,先生卻仍好整以暇地在床上滑手機,我不禁幫著緊張起來。
趕緊起身幫忙查詢船與電影早場的時刻表,出發前又詢問先生乘船用的交通卡帶了沒?零錢帶了沒?(在布里斯本市區搭船/交通卡儲值仍非常不進步地只收現金)就為了確保這趟父女久違的約會能夠一切順利。
父女倆人要出門前一刻,我萬分期待地詢問先生:「你們出門前我幫忙拍張照紀念吧?」不意先生焦慮警報頓時大響,皺眉冷漠道:「不要。我要走了,妳每次老愛問一堆問題,讓我很焦慮。」接著逕自上了車等女兒。
當下我覺得胃被人重重揍了一拳。
「我是個這麼糟糕的另一半嗎?」早餐還沒來得及吃的自己,想著先生的話,無比洩氣。
--
午後,父女結束了愉快的約會回到家,見外頭仍暑氣氤氳,先生便提議帶孩子去游泳池消暑。
戲水後上岸,我與女兒一同洗澡更衣。
她見到我肚子上爬滿銀絲的妊娠紋,好奇道:「前幾天晚上看到的這些白色線條,為什麼還沒有消失呀?」
「這些妊娠紋就是我生了妳和弟弟的證明啊。它們永遠不會消失的。」女兒似乎明白了什麼,點了點頭。
我轉過身去脫下泳衣,女兒看著我的側身與背影,又喚:
「媽媽?」
「嗯?」
「媽媽,我以前覺得妳很漂亮……」
(一邊心想,女兒可能又要問媽媽妳怎麼胸部那麼扁)
「但現在脫掉衣服後,我覺得妳更漂亮了!」孩子眼裡盡是真誠。
當下,我的思緒瞬間被拉回六年多前孩子出生的那個剎那──她晶透的雙眼,彷彿看穿我受傷的內心……
我趕忙別過臉去,不想讓孩子看見──
從女人變媽媽後,那產後身材走山、皮膚鬆弛、髮際漸高而充滿厭惡的自己;體力下滑、半夜卻無眠,瞪著天花板哀悼青春逝去的自己;育兒擔心的事情無盡,其他記憶卻不斷流失而感覺蒼老的自己;為維繫家人關係,卻時常感到迷惘的自己。
這些年來,外表上那些我一直遮遮掩掩的自卑;成為母親後的責任與害怕;親子與夫妻關係間不斷摩擦碰撞的神傷……
在女兒的愛中,我霍地明白,成為母親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,並與自己和解的旅程。
儘管人生路上的磕磕絆絆讓我憂鬱,讓我神傷,但此刻我不再是一個人面對。
孩子讓我明白,母親單純的存在,就是世上美麗的風景,值得讚嘆。
而這份純粹的愛,也讓我得以對自己更慈悲,更有勇氣面對明日的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