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樣高敏纖細的你,一點都不奇怪。

如果你的孩子也是位高敏兒,你可能沒有享受到太多育兒的甜蜜,倒是嚐了許多對孩子的哭聲摸不透的煎熬,覺得自己彷彿生活在人間煉獄。

因為摸不清孩子痛苦的來源而備感挫折,甚至有時沮喪的猜疑,是不是自己不愛孩子?

──

想起六年前,我的大女兒Lara出生起那些無止盡的哭鬧:傍晚的腸脹氣、對奶嘴的挑剔、對聲音的敏感,對食物的排斥、對排便的懼怕……怎麼抱都無法停止她的哭泣。

我當時曾想: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,總是能好吃好睡又開心?我的為什麼這麼奇怪?

隨著成長,我終於漸漸瞭解,我的孩子是位高敏感孩子--對環境異常敏感、容易吸收外在的負面能量,痛苦容易放大。這樣的孩子,往往需要的是父母更多的支持、瞭解與耐心陪伴,而不是「你又在鬧脾氣」一言以蔽之

一如《蒲公英與蘭花》所說:父母若能接納(蘭花)孩子獨特的天賦、能力和優勢,就能幫助他們開出令人驚豔的花朵。

──

幾個月前有一次畫畫課,出門前Lara興高采烈地等上課,然而半小時後進到教室,她卻態度驟變,神情痛苦地對我說:「媽媽,我不想畫畫了,我想回家,我覺得肚子好痛。」

好心的老師溫柔地說,讓她待一下吧,通常待一會後她就會好多了。

然而那天我心中有股直覺:孩子所受的刺激好像已經超過她平時所能負荷了。

即便當下我很生氣:開了半小時的車程來畫畫課,孩子卻突然改變心意。但我更想瞭解,除了氣孩子浪費錢&浪費時間,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願繼續她所愛的活動。

所以我和老丹決定帶孩子們回家。

一路上我生著悶氣,只告訴孩子:「我現在因為你們不上畫畫課而生氣著,先不要和我說話。」

果然,到家一個小時後,孩子告訴我,她真的喜歡畫畫,但由於教室的同學她都還不熟悉,加上那天教室裡幾個男孩不斷地嘻鬧,嘈雜的聲響讓她感覺害怕。而當天原本要陪同姐姐上課的小丹,也因為想睡覺不參加,讓她感覺更無法待下去了。

這些小細節,有的孩子可以忍受,但對於高敏感孩子而言,卻容易成為過多的負面刺激(也因此她開始鬧胃疼)。

我能做的,僅是在發覺孩子受過多刺激時,不逼她向前,而是陪她好好休息,讓她重整步調再前進。

我曾因此被長輩善意提醒:總不能總是這樣護著他們,因為將來入社會,誰理他們的高敏感?

不是的。

就算社會大眾不理解,不代表我們就應該將孩子赤裸裸地推出去,並認為高敏的他能因此長出一層繭來適應這個社會。

確實,有的孩子,將他丟在炙熱豔陽下,他仍能從中獲得滋養、茁壯,一如《蒲公英與蘭花》一書中的蒲公英孩子。但作者波依斯醫師指出,另有一類孩子屬於對環境非常敏感的蘭花型孩子,若將他們暴露在同樣的環境,卻可能使他受傷、夭折。

我不能期待所有人理解高敏感孩子。但我希望孩子知道,媽媽願成為一座堅實的港,在你害怕時隨時可以回航,等你準備好時再出發。

也有朋友說:「我自己不是高敏人,但生了高敏孩子。他們和一般孩子不一樣,好玻璃心,不知道怎麼帶!」

但對我而言,這樣高敏纖細的你,一點都不奇怪。反而這樣的你,是世上最貼心。

記得有一次我因為和先生吵架,傷心地坐在黑暗的房間中無聲哭泣,但原本在其他房間玩的Lara卻馬上就發覺了。她於是躡手躡腳地來到我身旁,輕撫著我的背,柔聲道:「沒關係,媽媽,沒關係。」

在我悲傷緩和之後,她還不忘告訴我:「我最愛妳喔媽媽。」

這就是高敏孩子的貼心,如春風輕撫,柔柔軟軟。

──

現在,因著我們大人盡可能的陪伴與了解,即使往後Lara上畫畫課還是偶爾有淚水,但漸漸地她會自己告訴我:「我是因為忍不住想妳,所以才哭了。但我真的喜歡畫畫,還是要讓我去喔。」

我相信,透過關懷與耐心陪伴,高敏孩子最終一定能調整好自己的步伐,自信向前邁進。

發文作者

我們是澳洲的吉爾家!成員由一個不諳中文的天兵爸爸、兩個相差一歲每天爭吵的姊弟,以及一個理智線常斷裂的媽媽組成。育兒之路從第一天開始,就註定充滿歡笑與淚水。但無論妳在哪裡,我想讓妳知道:育兒路上不需踽踽獨行。讓我們一家用歡笑與感恩,陪妳一起寬心育兒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