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曾對媽說,我選的丈夫壓根未達他的女婿標準。
將他放在亞洲的擇偶標準上,老丹的確不夠亮眼:學業不佳、專科畢業、藍領階級。
但爸看見的,是他外在的條件;我看見的,卻是他待人溫和與向上的心。
一起經歷了十年生活,我更深刻體會:與一個人共組家庭──外在的輝煌事蹟是給別人看的,真正的生活是關起門來自己過的。
手把手教導、認真陪玩的愛意

前陣子老丹替買來的二手獨木舟加裝部件,在後院使用著電動鑽孔機。
四歲小丹看著羨慕不已,求爸爸也讓他幫忙。
對我而言,讓小小孩使用鑽孔機太過危險,要是我,恐會斷然拒絕。
但老丹真的讓兒子實際操作工具。除了耐心地教孩子怎麼雙手握住沉重的鑽孔機,並對於孩子的一舉一動動給予鼓勵。
最後,在小丹幫忙鑽了一個洞後,父子倆開心地擊掌。
還有一次,Lara想要在家開一間理髮店,老丹受邀成了第一位顧客。
那十五分鐘裡,老丹讓孩子恣意擺布:噴香香水、上髮夾,最後照鏡子後,他煞有介事地給予回饋:「估狗評價:五顆星,理髮師很細心。」
那些爸爸用心陪伴孩子的畫面之美,總在我心中久久散之不去。
讓我任性地為孩子在澳創造中文環境

回不了台灣,如今兩個近六歲與五歲的姊弟,卻仍能保持對中文的喜愛與流利,都要多虧老丹讓我任性地在澳洲的家創造全中文環境。
有時我和孩子一起看中文卡通太開心,不小心把在場的老丹孤立了。問他要不要改成英文發音?他只是對我擠眉弄眼:「不用,我看得懂中文!」然後一起陪孩子看著卡通發笑(即使他不懂內容,僅能就影片略知一二)。
我多次感謝如此大度的老丹──感謝他知道中文對孩子的重要性,而願意暫時犧牲自己的參與感(但上述證明:即使語言不通,他還是能找到方法參與)。
提醒孩子善待母親
有次孩子晚餐後問我能不能吃果凍。
我說:「你們晚餐都吃完了,也把餐盤收拾好了,那當然可以!」
正當孩子津津有味地品嘗時,老丹見狀要阻止「你們下午才吃過,怎麼現在又吃!」孩子便委屈地說媽媽准許。
爸爸聽後嘆口氣:「那你們要好好感謝媽媽。因為如果是我,一定不會允許你們多吃零食。但因為你們是媽媽的寶貝,她很愛你們,所以讓你們吃。請你們要珍惜媽媽。」
以行動表示在乎

九月初是澳洲父親節。
應兒子所求,工作狂的老丹特別請了兩個小時的假,參加幼兒園的父親節烤肉會。
老丹匆匆回家換過衣服,帶著當天其實沒課的小丹回到幼兒園,只為了見他與同學表演一首歌、收到一張他自製的父親卡。
半小時的活動後,送孩子回家,老丹又趕緊換上工作服回去上班。
隔天周末,老丹毅然放棄從不願缺席的龍舟練習,回公司補時數。
這是一尊木頭的老丹,對孩子最浪漫的言愛形式。
沒有「最好的」另一半,只有「最能看見對方優點的」自己
年輕時我喜歡男生有秀氣的雙手,但現在我更欣賞老丹長著繭的粗糙大手──因為那是一雙讓家人能安心依靠的五指山。
這樣的丈夫,即使不符合旁人的標準,卻是我最滿意的。因為我學著看見他的優點,他的心。
我期望孩子將來學習知識之餘,也能從爸爸身上知道:手藝和知識同等重要──有人負責為夢想描繪藍圖,有人則幫忙把夢想從紙上實現。
同時更能明白:永遠不要憑一個人的外在地位,來判斷他的價值,該憑據的,是他的心。
你很有智慧。選擇配偶不要看外表。要看他如何對待和陪伴家人。
讚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