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週前,我和孩子們大吵了一架。
我幾乎是吼著對他們表示我的怒氣。
小丹故意挑戰我的底線,平時曉得在外不可奔跑,然而接姐姐放學時,下了我的車後竟企圖在停車場跑給我追。登時不遠處一台車駛來,讓我又驚又恐,好在駕駛看見而放慢速度,小丹則愣愣地停在車另一邊看著我。接過Lara,她當天在學校過得不太開心,除了不願揹書包外,更一邊尖叫一邊把怒氣往我身上發洩。
「我現在,真,的,很,生,氣!因為我每天開車載你們上下學,但卻被你們這樣不尊重……你們對爸爸不會這樣,為什麼只欺負我?等下回到家,你們自己先去玩,我要去房間休息,不准來打擾我!」回家路上,我邊顫抖,邊憤怒地對孩子擠出這些話。
一到家,我頹喪地讓自己陷進床裡。兩個孩子則識相地自己去玩,沒有一絲爭吵。
老丹到家,一股委屈湧上,我抱著他大哭了一場。
當晚老丹讓我一個人靜一靜,由他接手處理孩子。
睡前,整理好了情緒,我躡手躡腳來到孩子房間,卻發現他們還醒著。
「我只想跟你們說對不起。」夜色朦朧中,我輕輕地對他們說。
「我下午不應該那樣對你們大吼大叫,但我實在太生氣了。我還在練習怎麼當媽媽,也謝謝你們一直在幫助我……」我想起羅寶鴻老師的話,忍不住對孩子生氣了沒有關係,只要記得後續和孩子一同修復關係。
「還有……我想說三件今天你們讓我感恩的事。」此話一出,在床上原本沉默的姊弟,眼睛忽地晶亮了起來。
與姊弟們說完話、擁抱後,我回到書房。
十分鐘後Lara來敲門,她含蓄地說:「媽媽,其實我也想跟妳說三件感恩的事……」
隔天清晨,Lara起床見到我,第一句話更是:「媽媽對不起,我不會再欺負妳了。」
──
以為當了母親,高敏的自己就能變得堅強。
但事實是我更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脆弱的一面。
然而說也奇怪,每一次的示弱,卻讓我更能感受孩子全然的愛,以及我們更加緊密的親子關係。
孩子讓我明白:並非遇事能不動聲色才叫堅強──而是勇於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、並承認脆弱,才是真正的堅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