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洲學校兩週的假期終於結束了。大概有許多爸媽同我一樣心中歡欣雀躍。
送Lara到學校,想不到上個學期的挑戰又再次報到──適應環境。
身為高敏人,自己又有高敏兒,有時是件極為挑戰的事。不僅孩子要重新適應,我也要再度面對孩子起伏劇烈的情緒,時常在內疚與解脫上拔河。
專門研究高敏感人格特質的Elaine博士曾說:高敏人格的孩子所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容易被過度刺激。因為心緒比一般人更敏感,改變帶來的刺激往往讓他們無法負荷。
開學前兩天,Lara已不住問我:「明天是星期天,那星期天過了我就要上學了是嗎?」當我說對,她便開始悶悶不樂。我們一起討論開學可能會發生的事,以及她那些要好的朋友們看到她會有多開心,Lara仍是眉頭緊鎖。所幸,後來她自己慢慢想通了:「老師在放假前曾說,等我們回到學校,我們會開派對慶祝。」我很驚艷,隨著時光流轉,孩子也漸漸懂得以自己的方式去學著適應。
—
但無論預演再怎麼完整,實際體驗卻又是另一番景況。
今早我刻意讓孩子早點起床,抓多一點時間給他們暖身做好回學校的準備;提早出門,以我最愜意的步調送孩子們到校。到校後Lara看到好朋友,馬上開心地玩了起來,我想孩子今天大概可以順利地回到校園生活。
約莫十分鐘後,上課鈴響,這時我才驚覺百密中有一疏:這個學期開始要帶平板電腦,我居然完完全全地忘記了!
Lara發現後,一臉天要塌下來的尷尬,我連忙問了導師,說我可以等等回家拿平板。
只見導師老神在在,不疾不徐地安慰我:「沒關係。其實今天用不到,孩子們這週只會學著怎麼把平板電腦帶進教室與放回書包,旨在養成他們重要物品歸位的習慣。」
但當我告訴Lara,她似乎無法接受大家都有平板她沒有的事實(一如她今天為了該不該戴一條藍色保暖圍巾去學校掙扎許久。只因為上次帶去,同學上課都想摸摸看,成為目光焦點的感覺讓她非常不自在)。也因為知道下一秒要和我分離,情緒一下盪到谷底。
當每個孩子在老師一聲令下,雀躍無比地揹起自己的書包跟一旁的爸媽道別準備進教室,Lara則成了在隊伍後唯一一個哭泣不願前進的孩子。
所幸一旁的副校長看到了,湊上來溫暖地誇讚她的藍色圍巾。我能做的,則是溫柔並堅定(內心即使焦慮)地告訴女兒:「我知道妳不喜歡上學和我分開的感覺,但哭哭也沒關係,我下午就會來接妳囉。」接著,讓導師慈愛地接過Lara,在她的嚎滔大哭聲中,溫暖地朝我說:「Lara,跟媽媽說『再見,祝妳有個美好的一天!』」(能遇上溫暖又包容的好老師,真是我們的福氣)
—
下午接孩子放學,隔著玻璃,已見Lara在教室朝我揮手。
出了教室,她說今天過得還不錯,老師則跟著出來:「今天只花了兩秒鐘Lara就沒哭了喔!」這句話無疑是Lara開學最大的鼓勵,也是給高敏媽媽我最佳的強心針。
—
我在成長的路上,曾多次為自己的高敏特質徬徨又困惑,身邊的人總說:「你想太多了。放開一點。」
直到自己有了高敏孩子,我才真正了解此人格的敏感與纖細是與生俱來的氣質。如今,我覺得這樣的自己也不賴,至少,我能在孩子退縮、害怕的第一時間選擇同理,並陪她梳理情緒,將淚擦乾後再一起向前邁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