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的高敏感孩子--請接受他們如蘭花般嬌嫩的特質,並給予正向支持,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。

上週三,是Lara小學首次的一對一親師座談會。

座談會舉辦在學校的體育館裡,從下午三點放學後一路馬拉松式接力直到晚上八點;每個家長都能和老師一對一面談十分鐘。

短短十分鐘裡,老師針對孩子開學這一個月來的觀察給予回饋,同時也讓家長提供更多關於孩子的資訊。

那天早上,恰好是Lara班上第一次的口頭報告,她的主題是「我最喜歡和家人做的一件事」。Lara選了一張聖誕節時爸爸帶她去社區鄰居家看聖誕裝飾的圖片。上面有我們一起用中文記下的內容。

「我們都為Lara上台報告的自信感到驚艷,因為這是孩子們第一周的上台報告,我們並不期待他們有任何表現。Lara除了台風穩健,她還向我們解釋了圖片的中文字意思,並且教我們用中文說你好與再見。」兩個導師同時對我這麼說。

「不過,」話鋒一轉,「Lara平時好安靜,她似乎還沒有交到什麼朋友?」老師說。

這句話好耳熟,十年前我初抵澳洲,也被一位澳洲室友下了這樣的註解。

若是五年前聽到這句話,我恐怕會寢食難安,諸多揣測:「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朋友?她被孤立了嗎?我要怎麼讓她去認識更多朋友?」

但在這幾年的閱讀與自我察覺後,除了解到自己性格為高敏感,Lara也同樣是高敏感孩子後,我對老師這句話便能淡然處之。

高敏感特質的孩子,對於身邊的刺激總是反應強大。

才開學一個月,Lara已有幾次回家情緒崩潰的經驗。

譬如,「老師今天都對我生氣(其實是別的孩子做錯事,但老師必須對整個團體嚴格提醒)」、「老師都大吼大叫(老師只是提高聲調)」、「老師說我以後不能再得獎勵(其實是全班孩子某次表現良好一起受獎,之後就沒有了)」……說著說著就大哭起來。

但因為知道Lara有高敏感特質,容易將身邊的刺激放大,並把錯攬到自己身上,所以除了當下安撫她的情緒,這次也藉著親師會談跟老師說明Lara的敏感特質。

「原來如此,有些事我應該好好跟班上孩子們解釋。」老師聽後有些訝異,但隨後報以我溫暖的笑容。
高敏感的孩子就像一株蘭花。蘭花雖然看似嬌嫩,但我們若能給予適當的鼓勵與培育,他們也能在人生舞台上發光發熱;倘若為了將孩子硬是塑造成為普世接受的型態,反而更可能因此扼殺屬於他們的天賦。

我又想起上個周末,奶奶與姑姑帶孩子們各買了一個小盆栽。

孩子們撒下種子,澆灌了水,頻頻追問我和爸爸,「為什麼小樹還沒發芽?」儘管向他們解釋可能要3-7天才可能看見小苗從土裡出來,孩子仍按耐不住,每隔10分鐘回去看一眼盆栽。

終於,兩天後的早晨,土裡冒出了些許的芽,孩子們開心不已。

上學前,我趁勝追擊,「你們知道除了水和陽光能幫盆栽發芽外,你說的話也可以幫它們健康長大嗎?」

「你的語言有著魔法喔。」說到魔法,姊弟倆立刻抬起頭興味盎然地瞅著我,等我繼續說。

「如果你對盆栽們說好聽的話,他們就會長得開心,但如果說難聽的話,他們就會傷心,不願長大。」
Lara於是認真地捧起小苗說:「我好喜歡你喔,因為你好可愛。」之後又嘰嘰喳喳地小聲對盆栽說了幾分鐘的話,再親了一下,才將它放回窗檯,準備去上課。

下午回到家,盆栽的中的小苗果然長得更茂密旺盛了。Lara好是開心,眼裡閃著動人的亮光。

Lara一直有著縝密的心思與觀察力,雖然時常活在自己的白日夢裡,聞爸媽三千喚而頭不抬。但我始終相信,高敏感所為她帶來的感受力、以及無邊的想像力,將會幫助她在往後人生的旅途上悠然飛翔。

──

隔天早上,小丹手上躺著自己盆栽中的幾根小芽,他笑著將之遞過來。
「我把它們拔掉囉!」
「嗄?!為什麼?」我倒抽一口氣。
「因為拔掉後,我只要再對盆栽說好話,小苗就又會再長出來了呀。」小丹燦笑。

(這就是我家低敏感天兵兒子為自己手癢所做的合理解釋)

發文作者

我們是澳洲的吉爾家!成員由一個不諳中文的天兵爸爸、兩個相差一歲每天爭吵的姊弟,以及一個理智線常斷裂的媽媽組成。育兒之路從第一天開始,就註定充滿歡笑與淚水。但無論妳在哪裡,我想讓妳知道:育兒路上不需踽踽獨行。讓我們一家用歡笑與感恩,陪妳一起寬心育兒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