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許無法原諒上一代加諸在我們身上的痛。但這些傷口,卻能讓我們重新擁抱自己

昨晚孩子們都睡了,我和老丹窩在沙發上一起看影集。他倚著沙發上的抱枕躺下,深深吸吐了幾口氣,看起來有事掛心。

我轉頭隨口問道:「怎麼了?你還好嗎?」

「我心頭上有件事很煩,但和我的家人有關。和妳沒關聯,別擔心。」

「怎麼了?你願意說嗎?」我把影集暫停,轉過身關心地看著老丹,這時他雙眼正注視著天花板。

以往老丹面對問題,解決方法便是把心牆高築,掛上面無表情的假面,把自己封在城裡。拒所有人於門外。

所幸某次他和一位年長的心理師聊了一次。雖僅僅一次晤談,卻是幫助他敞開心房的契機。我可以看到裡頭躲著的小蟹,猶豫而緩慢地探出頭來,雙眼透著哀傷與防衛。

「前晚我看著外甥女蘇菲帶著她一歲的兒子,以及她的家人(即老丹的姊姊。但他很不願意提到),去參加了不曉得什麼活動的照片。照片中我再次看到我的捐精者(老丹和姊姊們僅用這個詞代表生父),以及他重組的家庭。一把無法遏止的無名火升上來,我在其中一張照片於是罵了『去你的,肯恩(生父的名字)』。」

──

我的婆婆,是我所遇過全天下心腸最軟,卻也最堅強的女性。

婆婆有五個孩子,三女兩男。婆婆的前夫是一位暴力的男人,曾把嚴重氣喘的婆婆從車裡揍到孩子逃出車外呼救。老丹三歲時,婆婆終於離開了前夫,爾後獨自撫養五個孩子。但悲傷的,老丹唯一的哥哥彼得在他六歲時(彼得當年僅十六歲)突然地心臟病發去世。

爾後生父再婚,生了兩個孩子,他們如今看起來是個幸福的家庭。

幾年前,生父的老婆發現大家居住在同一個城市,便起了團聚之心。後來只有二姊和他們聯絡,也因此,二姊被其他手足唾棄為「背叛者」,從此被姊弟們列為拒絕往來戶。

──

「我想不透,為什麼有人可以──如,此,無,情?」老丹安靜地敘述,聲音細地幾乎被呼吸聲給蓋過,但卻字字承裝著一股股毀山滅城的巨大憤怒。

老丹是一個簡單的人(AKA天兵),也是個容易滿足的好好先生。但對於生父卻存了一輩子的憤恨與不解。

「怎麼能有人在生下五個孩子後便拍拍屁股離去?然後在我哥哥十六歲的喪禮上缺席?最後事不關己地重組了一個家庭,再生了兩個孩子?現在更享受現成的『含飴弄孫』?」他咬牙切齒,目光銳利地盯著空氣。

對於老丹的憤怒,我只能安靜、憐惜地傾聽,甚至無法同仇敵愾。因為我看見老丹內心的痂一次又一次地被割開,永無痊癒的傷正流著血與膿。於是我什麼也說不出口,只剩無盡地疼惜。

──

昨晚孩子上床前,老丹如往在黑暗中和他們說說話。準備要離開房間時,Lara問爸爸他有沒有兄弟姊妹?

「有,我有四個兄弟姊妹。」爸爸說。

「有阿曼達姑姑,卡卡姑姑,還有呢?」Lara問道。

「其他人不重要了。甜心。」老丹企圖迴避。

我在旁聽見了,悄聲告訴老丹:「你還是說實話吧。」

「除了那兩個姑姑,我還有一個姊姊蓋兒(因為和生父團圓而被其他手足排斥),然後還有一個哥哥彼得,可是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死了。」

「為什麼會死掉呢?」還在床上翻跟斗的小丹以著稚嫩的嗓音詢問。

「因為他的心臟不好。所以如今你的中間名彼得,就是來自你的早逝的彼得伯伯。」

「他是你的好朋友嗎?」躺在上鋪的Lara探出身來追問。

「是的,他是我最好的朋友。所以現在我想起他,還是會很難過……」老丹低下頭。

黑暗的房裡,眼前的大男人瞬間幻化成當時的六歲男孩,向朋友坦承對亡兄的思念。一旁聽著的我,不禁敬佩起他這股和孩子坦承脆弱的勇氣。

──

走出房門,和老丹並肩吃晚餐。我突然有感地對老丹說:「我覺得,你爸爸的行徑確實讓人不齒。他深深傷害了你的家庭與人生。」

「但也因為有他,才讓你成為一個全天下最好的爸爸。因為有他做借鏡,你因此學會真心對待你的兒女。看著Lara和小丹的笑容,我知道他們覺得你是全天下最棒的爸爸。」

老丹頓了頓,沒有說話。直到我們起身收拾餐盤,他才突然說道:「謝謝妳這麼說,那對我意義重大。」

我想,每個人的成長過程總會經歷許多創傷。

有些重大創傷,來自於一些父母在錯誤的時間成了父母,而把傷害帶給了孩子。

就像《絕望者之歌(Hillbilly Elegy)》作者JD生於美國阿帕拉契山脈的白人窮人區,經歷母親長年吸毒,父親人選頻繁更換,讓他一度高中幾乎畢不了業,前程黯淡。

但最後讓他脫離貧困的,是因為他有個彌補家庭溫暖,並相信他能有所不同的姥姥及姥爺。

──

老丹充滿困惑與憤怒的年少歲月裡,少了爸爸及祖父(同樣離婚)給予男性的榜樣。他曾說:「我本該完蛋的。」卻因為有了堅強的母親,以及伸出援手幫忙的外婆及舅舅,讓他及姊姊們得以順利成長,不致走偏。

也許老丹永遠不能原諒生父,只能接受他所造成的傷害。但卻也因此在傷痛中明白,我們有能力成為不一樣的人。

最近看到一名兒科醫生分享自己為何生養小孩。他覺得除了能藉此檢視自己的過去,也體會純粹的愛。我在老丹身上,也看到這樣的光輝。

也許我們不能原諒上一代在我們身上的痛。但這些傷口,卻能讓我們重新擁抱自己。

#敬螢幕前的每一個你,希望我們都能擁抱自己內心的孩子

#最近很脆弱­,但仍懷抱希望

發文作者

我們是澳洲的吉爾家!成員由一個不諳中文的天兵爸爸、兩個相差一歲每天爭吵的姊弟,以及一個理智線常斷裂的媽媽組成。育兒之路從第一天開始,就註定充滿歡笑與淚水。但無論妳在哪裡,我想讓妳知道:育兒路上不需踽踽獨行。讓我們一家用歡笑與感恩,陪妳一起寬心育兒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