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孩子年齡漸長,育兒上我也越來越輕鬆。
但有件事的重量卻在我心中隱約加重,那就是維持孩子們的中文水平。
前兩週孩子已經回歸一週兩天的幼兒園生活,讓爸媽喘口氣外他們也得以有孩子的社交生活。但才兩週(更正確地說,才四天),孩子的英文能力再次突飛猛進,Lara更在家開始纏起(拼音不佳的)老爸玩英文拼音遊戲。
今天參加了Lara明年小學預備班的家長座談會,其中一對父母都是華人,會後詢問帶副校長:「我的孩子英文不流利,明年銜接可會有問題?」副校長報以和煦的微笑:「孩子的適應力會超乎你們的想像,別擔心。」同一時間,我的思緒不禁飄到如今英文還是有點結結巴巴的小丹身上。但我卻好想用力珍惜這一刻。因為知道身在澳洲的我們,終究是擋不了孩子接下來面對的英文洪流。
「能讓你的孩子保持雙語是種幸運。」停頓了三秒後,副校長幽幽補充,「我母親講三語(歐洲地區),如今我卻只會英語。我現在多希望她當時能教我其它語言。」
但也幸運的,這些日子以來,我認識了幾個對孩子中文極為盡心的朋友。覺得走在海外中文學習的路上,就如在水中逆流前行。有時往前邁了三步,又被水流往後推兩步;有時順遂,有時難行。
不過啊,這些都是我留給孩子的愛的印記。不管將來他們能保留多少,至少都會記得那是媽媽的語言,裡頭包含著滿滿對孩子的愛,以及對故鄉無止的思念。
(圖為發現中文和英文狗吠聲不同而覺得有趣,一直在學寫汪汪汪的Lara)
中文:是我留給孩子愛的印記
